

感恩的起点:被点亮的瞬间
我们为什么会记得老师?往往不是因为他讲过什么知识,而是因为那些“被点亮”的时刻:

在我迷茫时,老师一句“你可以试试看”,让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;
在我想要放弃时,老师的鼓励让我咬牙坚持下来;
在我自满时,老师的提醒让我重新脚踏实地。
这些瞬间,成为生命里感恩的种子。
感恩的延续:从接受到传递
如果感恩只停在“情感”,它很快会被新的忙碌淹没。真正的感恩,是一种传递。

一在组织中,这种传递意味着:
领导者在团队中,不只是布置任务的人,更是能点燃他人成长的人;
资深员工对新人,不只是“你来听我讲”,更是让新人看到自己也能带来价值;
同事之间的合作,不只是互相分工,更是彼此学习的机会。
当“感恩”变成传递,组织就会形成一种循环:有人愿意教,有人愿意学,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老师,也随时保持学习者的姿态。
感恩与脑设:停留还是转化?

这时就涉及一个根本问题:我们如何理解“感恩”?
在亚宾哲看来,这正是片面脑设与全面脑设的区别:
片面脑设下,感恩被我看作一种“个人情绪的释放”。我说了谢谢,心里轻松了,这件事就结束了。亦即,我把感恩当成对自己感受的回应。
全面脑设下,感恩让我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。我看到:老师、前辈、同事对我的影响,是我今天能走到这里的重要原因。而我也可以通过行动,去影响别人。感恩在这里,不再只是表达,而是转化成一种承诺——把我获得的,变成我能给予的。
换句话说:
片面脑设把感恩当作“终点”;
全面脑设把感恩当作“起点”。
感恩的承诺:行动与责任

所以,当我们说“感恩不仅是情感表达,更是一种行动的承诺”,它包含两个维度:
影响他人的承诺
像老师一样,愿意去点燃他人、启发他人,而不是只关注任务本身。
持续学习的承诺
像学生一样,保持开放与谦卑,不因为经验丰富就拒绝成长。
这两者结合在一起,才让一个组织真正成为“教与学”的共同体。
结语
教师节,感谢那些曾经点亮我们的人。
但更重要的是,提醒自己:
我是否活出了“可为人师”的样子?
我是否仍保持着“随时学习”的姿态?
感恩不仅是情感表达,更是一种行动的承诺。
承诺去影响,承诺去学习,承诺让“教与学”的循环不断延续。
这,才是教师节留给我们最深的启发。


改变脑设
从这里开始
Mindset transformation starts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