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教养金字塔,读懂你家的每一个难题

在上一篇文章里,我们已经了解了“教养金字塔”的五个层次:脑设(mindset)、夫妻关系、亲子关系、教导与纠正。但当问题真的发生——孩子叛逆了、厌学了、我们吵架了——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?
这一篇,是“金字塔”的使用说明。

 如何使用这座“教养金字塔”?

这座金字塔,不只是一个理念模型,更是一种实践中的指南。
它告诉我们一个关键原则:

当你在金字塔的某一层遇到问题,解决之道,往往在它的下一层。

举几个例子:

1 纠正没用,往下看:我是否真的教过?

如果我发现自己反复批评、惩罚、提醒孩子,但他就是不改,问题也许不是“管得不够”,而是“教得不清”。

2 教了也不听,往下看:关系是否还在?

有时候孩子不是不理解,而是根本不想听我们说话。不是认知问题,是关系问题。

3 亲子关系紧张,往下看:夫妻是否稳定?

孩子感受到家里的温度,也感受到我们之间的张力。很多叛逆,是家庭情绪的代言。
夫妻之间失联,往下看:我是否还看见对方是“人”?
伴侣关系的破损,往往来自“我变得只看结果、立场、对错”,而不再看见一个有情绪、有渴望的人。

应对“危机时刻”的额外提醒

当然,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没有时间慢慢来:孩子被学校劝退、触犯法律、陷入抑郁……这种时候,我们很容易把全部注意力放在“怎么管住他”。
但金字塔提醒我们:
越是危机时刻,越要同步启动底下三层。
哪怕不能立刻教他什么,哪怕他暂时听不进去,但我们可以开始一点点修复关系、恢复家庭的温度、回到柔软的存在。
“不要等风暴过去了才去修房顶,而是要在雨中先撑起一把伞,陪他一起站着。”

写在最后:

你看到的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家的方向感

我们总以为孩子的问题需要技巧来解决,但真正有用的,从不是方法,而是我们如何在场。
你看到的,也许是行为的失控、学习的停滞、情绪的爆炸,但答案,往往藏在那层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——
不是如何“改孩子”,而是我们作为父母、作为家庭,是否还走在一起。

有些道理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,真正的成长,往往是在一次次练习中,慢慢发生的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亚宾哲的工具,欢迎加入我们的练习场,和我们一起,走在养育与自我靠近的路上。

改变脑设
从这里开始

Mindset transformation starts here

滚动至顶部